• 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

在成都武侯区少陵路,有着这么一个独特的创意空间:它既是一个叫“amass”的工作坊,同时也是一个叫“menu”的展览空间,而实际上这里是建筑设计团队一门社的工作室。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6)

一门社工作室


在小型工作室活跃发展的当下,一门社无疑有着自己独特的定位。2018年10月,四个分别来自建筑、传媒和经管不同学科的女生,本着创建“一个类似院校里的workshop空间”这一初衷,采购了各种设备和器械,成立了一门社,通过开办各种主题的工作坊,定期邀请设计师或者工匠进行“切磋”。


发展至今,一门社的成员增加至六人,不仅将他们“起家”的工作坊经营了下去,也在2021年将工作室楼下原本是咖啡厅的空间改造成展览空间,主要展出团队自主产出内容和设计。同时,一门社从2018年开始就承接商业项目,涵盖了空间设计、展陈设计和装置设计。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7)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8)

一门社的展览设计《中国家庭》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4)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10)


一门社丰富的工作范畴分为两大板块,一是盈利的商业项目,一是不盈利的自主项目和menu的展览项目。而无论是哪个板块,一门社都发展出了自己的工作逻辑。在商业合作中,一门社反思和探索商业空间的可能性和边界——到底设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去影响一个商业体?


而一门社的自主项目,则常常能体现出浓厚的社会意识。一门社开办工作坊并非从利益出发,对他们而言,工作坊像是一个与专业人士、非专业人士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而menu的展览也不只是“冷冰冰”的展示,比起以设计师的姿态介入,一门社更希望群众可以参与到展览中来,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11)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12)

“路障消消乐”


如何规划、支撑起丰富的创作领域?在商业项目上有着怎样的实践?设计能够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期圆周一度对话一门社工作室,感受这个融合多样学科的团队在设计中都进行了哪些有趣探索、获得了哪些经验。

一门社成立之初,我们是想能够做一个类似院校里的workshop空间,所以在工作室一开始也采购了各种设备和器械,可能最初的愿景是一个更加理想化的设计场景,设计师和工艺工匠之间能够有更好的联结和想象。但是当我们经营了一段时间后,对一个设计工作室的愿景有了更为切实的形象,有了更多商业策略方面的思考,但同时我们也保留了对于workshop的实践。


一门是一门学科的含义,但在一门社,不止一门学问,我们拥抱与各门各类学科的吸收和融合,让设计这门学科有更多的表达,而社字在这里即是集体的含义。


一门社的业务范畴主要以空间设计为主,我们也同时承接展览设计、装置设计的服务。去年,我们在工作室一楼创办了我们的展厅空间menu,开始自主产出一些展览内容来表达和探索一门社的设计宣言。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16)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17)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18)

展览“谐谐光临”

我们目前工作室是6个人,其中包含了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经管和传媒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整个工作室可以粗暴地分为两个大板块,一个是盈利的板块,即商业项目,一个则是非盈利的板块,即工作室内部的自主研发项目和menu的展览项目。总得来说,工作室里的大家分工很灵活,每个人都能在两个板块之间跳转,有时候这样的跳转让工作室的氛围有点像一所学校,我们会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集体的设计训练和设计创作,我们相信这些成果最终会反哺到实际的设计项目中。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21)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22)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23)

一门社的布局和内部

我们的创作领域不拘泥于创作形式,我们强调集体合作,不管是设计、施工还是所谓的内部管理,我们都把每个人看作工作室最重要的资产,不限制大家对于设计呈现的想象力。对内没有过度的等级划分,对外没有代表的人物形象。


另一方面,我们工作室有一些自给自足的设备和机器,能够满足我们在不同的设计成果之间切换,比起图纸上的思考,我们更提倡动手去做。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26)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27)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28)

工作室工坊和CNC操作间

工作坊有点像一门社每年都会有的short course,定期和一两个设计师或者工匠们切磋一下,互相碰撞产出一些想法,也顺便交了朋友。


在疫情余波下的2021年,我们和TANCHEN织物工作室在去年9月份一起举办了一场马扎工作坊。工作坊在menu展厅举办,同时我们还在menu呈现了一场织物展览。


这场工作坊和以往工作坊不同的是,我们在工作坊中共同开发设计出了一款以铝型材和尼龙绳为主的户外小马扎ST##L,并在随后将其开发为产品,去年年底开始在各个买手店进行售卖。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31)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32)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33)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34)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35)

一门社 × TANCHEN Studio

编个小马扎工作坊


另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19年举办的釉料工作坊,我们和来自景德镇的一森釉料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关于陶瓷釉料烧制的工作坊。在此工作坊之前,一森曾经帮助我们在一个酒吧项目中烧制出了一批定制砖样品,后来也用到了实际项目落地中。也是通过这样的契机,我们邀请一森来到成都,来到一门社,完成了一次为期7天的工作坊驻留计划。


我们往往对于工作坊带来的意义和可能性没有一个利益出发的提前预设,这更像是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有时候会衍生出一些意料之外的产出,这也让我们更确信工作坊举办的必要性。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36)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37)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38)

一门社 × 一森釉料实验室

釉料色卡实验室工作坊

据了解,一门社的空间一楼本来是咖啡厅和工作坊,而最近你们将其改造成了可租赁的创意策展空间“menu”。这样的转变是出于怎样的考虑?“menu”的定位和角色是什么?能否以一到两个展览为例,介绍在“menu”举办的展览的特质?

去年2021年年初,我们把工作室楼下对外营业的咖啡馆改成了一个展厅menu。目前一门社是设计业务和作品的统筹,而menu则是一门社旗下的一个展厅空间,提供空间租赁和创意策展的服务。


menu的诞生,一半出于工作室内部过剩的创作欲,一半是出于咖啡厅经营困局的现实因素。工作室成立两年后,我们很想拥有一个能自主做点设计内容产出的地方,再加上我们在咖啡厅经营上的分身乏术,就想着如果能有个自己的地盘做我们想做的设计,可以把我们没法在商业项目上实现的表达都倾注在这个小空间里,你也可以理解menu是一门社的一面镜子,一个showroom空间。


在menu举办的展览目前都还是以一门社自主产出内容和设计为主的展览,当我们提到展厅的时候,多数人会联想到艺术展厅,但menu不太是一个以艺术鉴赏为侧重点的展厅,我们更多想用设计的力量来表达一场展览内容,并且试着用形式丰富的展览来输出一种连贯的设计语言。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41)

menu LOGO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42)

menu


最近才结束的展览“解构圣诞树”比较代表性地表达了menu的展览特质,即临时的设计有时候也是有潜质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去动手做,去尝试,而非一直停留在图纸上的思考。


这场展览我们DIY了64棵“有点别致”的圣诞树。在这场展览中,我们用灵机一动的手边材料,解构出圣诞树多样的造型和含义。这些圣诞树显然很难成为现实生活中圣诞树的真实采纳方案,但这些小小的“圣诞树替补方案”恰好是设计过程中格外有趣的环节,即低成本的实验和模拟。


这样的实验和模拟也是我们定期内部会进行的side project “menufacture”, 略显随意的临时模型时常为设计带来意外的启发,作为一门社工作室本身的日常产出和一种设计练习,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参与其中。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43)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44)

展览“解构圣诞树”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45)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46)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47)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48)

menufacture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14)

Design360°:

一门社在商业项目上亦有着丰富的探索,为多个酒吧、买手店、展览等提供空间、装置和展陈设计。能否结合一到两个项目,分享你们在商业项目上得到探索和经验,比如你们是如何选择商业项目,并与客户合作进行沟通?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14)

一门社:

在以往三年大大小小的商业设计项目中,我们一直在反思和探索的是商业空间的可能性和边界,到底设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去影响一个商业体,是纯粹通过形式和美学,还是可以有更多“学科”思考的参与。


比如在瓦当瓦舍酒店一楼空间及外立面改造项目里,我们的出发点是思考如何把酒店一楼空间打开来,让酒店的咖啡厅和酒吧能够与当地的住户居民更加融入,让酒店和所在地附近社区之间的边界感变得更加模糊。于是我们用可翻转的外立面设计将室内室外的空间打破,一共15处可轴向翻转的立面部件,3处可翻转90度变化为室内桌面及户外吧台,其余翻转的部件则作为采光和窗户使用。这样一来,空间在感官体验上更加通透,在公共关系上更为灵活。


在过往的商业设计项目里,我们比较看重的是和客户之间相对平衡的合作关系,设计师既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美学创造者,也不应该是埋头苦干的画图员。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51)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52)

瓦当瓦舍JUST CHILL Cafe & Pub 空间改造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14)

Design360°:

你们为王承云作品展《中国家庭》提供了展陈设计和互动装置设计,兼顾了作品展示以及互动两方面的功能。能否聊聊这一项目的设计理念和落地过程?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14)

一门社:

《中国家庭》是艺术家王承云2021年的首次个展,展览在武侯祠美术馆举办。这个项目我们为艺术家设计了一个户外公共装置,同时也负责其展览室内的展陈设计。


设计理念上,我们从艺术家王承云《中国家庭》的个展概念出发,即中国家庭即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我们从基本单位(Basic Units)出发,用模块化的“画布座椅”形成矩阵的单位组合,每一张座椅上的“画布”都可以被旋转或拆卸,当这些“画布座椅”翻转,便形成了一个变化的空间,这也对应了在万千社会中不断演化的中国家庭。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55)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56)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57)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58)

《中国家庭》


在设计的落地过程里,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细化的设计会因为各种不可控的因素而遇到落地的困难,当这样的问题发生的时候,我们时常会从施工方的解决方案中得到对设计新的认识。


在《中国家庭》这个展览项目中,我们设计的中轴连接件因为其高度定制化而难以落地,那个时候施工方给出了一个极其“粗暴”的解决方案,在反复和平等的沟通里,设计会在落地的过程里发生变化。如果我们积极地看待这样的对话过程,就会有更多对于设计的思考,在我们工作室的设计理念中,这样的“民间智慧”总是被我们认可和赏识的。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59)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60)

《中国家庭》

一门社的多个项目都突出了与社会的联系,比如在2021与谈资跨界合作的“路障消消乐”,以及上面提到的《中国家庭》。在你们看来,通过设计的介入,一门社能够对社会和社会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们希望设计的介入是不带过多设计师姿态的介入。当我们探讨到社会,或者是大众、公共空间,设计的介入可以是趣味性很强的,每个人都能理解得到的;也可以同时是为群众而设计,也由群众来设计的。而我们想做的,就是用设计来践行这样的观点。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63)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64)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65)

“路障消消乐”


一门社设立于成都,在你们看来,成都的设计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成都的创意氛围如何影响了你们的创作?


我们其实和设计同行接触得比较少,我们一直属于比较埋头做好手上事的状态,最近我们也在反思这一点,可能在新的一年,会出现一轮反弹性的密集同行交流。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68)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69)

BAR CODA 装置设计 错位钢琴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70)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71)

买手店3008动态装置设计


在未来,一门社还会继续目前这样多样化的发展路线吗?你们对一门社的未来有怎样的计划?


会的,但在设计形式的多样下,我们会试着用更统一的设计语言来涵盖不同形式的呈现。目前我们2022年的新计划中,有menu展厅的新展览,也有工作室内部研发的新方向,以及我们即将开始一场关于成都社区的街头调研。


关于未来长远的计划则是希望通过实实在在的作品来建立一门社作为一个设计工作室的设计宣言。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74)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75)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76)
一门社:空间、展陈、装置、工作坊样样不落,没有边界是这个设计团的最大惊喜 | 圆周一度 71°(图77)

展览“虎头虎脑猜灯谜”

展厅的灯笼可供社区邻里互动


一门社成立的初衷是一个工作坊空间,而经过将近4年的发展却成为了一个平衡了工作坊、工作室、策展者多种身份的创意整合体,可以说是走出了一条让人惊喜的道路。通过与一门社对谈,不难看出这这不仅归根于团队成员积极学习、寻求交流的开放思维,同时也是团队勇于开拓、自我迭代的成果。


正如一门社在采访中所说,“设计师既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美学创造者,也不应该是埋头苦干的画图员”,那设计师应该是什么?通过极具特色的多样实践,一门社交出了自己的独特答案。

收藏